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o2o首页

【佛山陶瓷网】o2o凉了 社区团购还远吗?

o2o】2018-12-15发表: o2o凉了 社区团购还远吗?
依托于社区场景,线上下单,次日自提,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不是3年前的社区o2o,而是当下大热的社区团购。社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o2o时代,无数商家挤破头想通过社交电商,夫妻小店,亦或是上

o2o凉了 社区团购还远吗?来自o2oo2o相关,仅限o2oo2o观点以及网络浏览,佛山陶瓷网对o2o凉了 社区团购还远吗?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

    o2o凉了 社区团购还远吗?

依托于社区场景,线上下单,次日自提,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不是3年前的社区o2o,而是当下大热的社区团购。

社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o2o时代,无数商家挤破头想通过社交电商,夫妻小店,亦或是上门服务,在社区这个终端生活场景中,分得到家生意的一杯羹。

但风口一过,是不是要纷纷“落下”地来?

站在3年前的社区o2o经验,去看现在的社区团购,曾经那长长的一张“烈士”名单上,有着许鲜、顺丰嘿客、社区001、爱鲜蜂等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平台在品类、渠道、门店、社群等方面都曾做过不少尝试,但仍以失败告终。

短短3年,全行业并未察觉到社区消费出现了什么本质性、颠覆性的变化。当年难以迈过的“最后一公里”难关,在社区团购面前难道就迎刃而解了吗?

是消费者的满足门槛变低了?还是社区团购在风口之下掩盖了一些模式硬伤?3年前社区o2o的“未竟之志”,现在的社区团购能否实现?

- 1 -

押错节奏的社区o2o

社区o2o成为“风口下的亡灵”,原因多种多样。《零售老板内参》app认为,究其根本,是押错了消费者行为方式变迁的节奏。

中国各个地方的城市化进程和生活方式变迁,带动高密度封闭式居住方式,并推动城市的社区商业配套设施的相对完善。社区消费不同于电商,由于无限贴近生活场景,常围绕生活必需品及高频服务,以小批量、即时性消费为主。

中国零售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复杂且相对有效的稳定链路和行业体系。直到今天,无论是新零售的大规模进程,还是此前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冲击,传统零售总体依然占据着国内消费零售总额的绝大多数份额。

数据显示,剔除石油与餐饮,中国网购规模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3.5%提升到2017年的19.9%。而社区o2o兴起的2014-2015年,网购规模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还在16%。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此外,在电商渗透率的提升过程中,品类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其中,食品饮料(含生鲜)占据了线上线下整体零售份额的44%,但在线上零售中仅占比6%。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网购规模和电商渗透率的不足一方面是劣势,另一方面也是巨大的潜力所在。社区o2o看中了这点,以互联网化程度较高、人口稠密、资本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为大本营,借助消费线上化的红利期,在网络工具、技术手段以及供应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尚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对渠道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改造。

社区o2o作为便利性的业态属性,论绝对便利不及楼下20元起送到门的夫妻店、性价比不及纯电商、品类丰富度不及大卖场,尤其是在消费选择多样的一二线城市,两头补贴的社区o2o在资本退烧后,悲观的结果显而易见。

“后社区o2o”时期,to c模式从单一的o2o电商类型,转化为商家入驻的平台型综合跑腿代买业务。以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为典型案例,同类型还有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这种凭借同城快送优势,将社区o2o业务整合进外卖平台的形式。当然,也有to b类玩家深耕的社区便利店供应链,在此不做解读。

- 2 -

社区o2o进阶版——社区团购

反观社区团购,《零售老板内参》app发现其似乎在社区o2o的血泪史上升级了一条更优化的路线:由二三线城市起家,通过社区业主社群主打高频生鲜品类,线下自提而非配送到门模式。

除了模式上的优化,这与社会消费方式的演进迭代,以及商业基础设施升级有一定的必然关系——即随着物流建设的完善,以及生鲜产业标准化的进步,生鲜品在行业流通环节的稳定性普遍增强。而经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长期用户教育,对于生鲜这一传统线下生意的电商化,消费者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今天的社区团购与3年前一样,“上一代”所遗留的一些坑,如今在社区团购这里究竟填平了吗?

1) 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消费环节增加的履约成本、以及线上化带来消费体验的缺失,其性价比可以覆盖吗?

履约成本的增加和消费体验的缺失,曾是顺丰嘿客的致命原因之一。在那篇流传甚广的《顺丰嘿客替o2o从业者交了10亿学费,换来了四个教训》一文中,曾这样描述:

顺丰嘿客的场景逻辑是这样的:你在下班之前或者广场舞之前路过顺丰嘿客,到里面收发一下今天的包裹,顺便交下水电煤气费等,然后再在一个大屏幕上挑选一些家里可能需要的东西,下单支付,然后你就该干啥干啥去。

这是一个被公认为很扯淡的消费场景,为什么?仔细看两个关键动作:收发快递和线上平台下单,快递本就可以上门服务,电商更没必要到店,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让消费者去做本没必要的事情。

那我们再推演一下社区团购的常见场景逻辑:

你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卖蔬菜水果的链接,价格实惠看起来还不错,于是你下了单,并在第二天或者随后几天后的回家路上,去同一个小区的取货点,自己把货拿回家。

和顺丰嘿客的场景相比,同样是计划性、无实物的消费,当购物行为被前置后,实际上相当于是消费者去自取快递。至于到店行为(或者只是一个点位)是否产生二次消费,并不重要,反正整个流程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

真的是这样吗?这里,《零售老板内参》app要深入探寻一下,这种看似顺理成章的流程,是否有“没必要”的可能性?

将其拆分为两个问题,其一是增加的履约成本和缺失的消费体验,到底造成多大的消费者负担?其二是性价比优势有多高?

这里划个重点,社区消费,尤其是社区生鲜消费,主要特点还是在于满足即时性需求。

再来看上述的问题,可以算是社区o2o模式的送命题之一。我们将用户端的购物行为和商家端的商品交付拆分成两个环节,to b多了分拣、包装、配送。to c多了时间成本和购物风险(商品质量),并缺失了实体零售之于生鲜品品质、量感的直观体验(再次增加个性化消费不满预期的购物风险)。

可以说,社区团购在此基础上,虽然砍掉了b端的配送,c端却附加了自提环节和时间成本。

也许有人会疑问,既然消费端成本增加了不少,为何市场接受度还是高了许多?也许,部分原因,要归功于过去的几年,互联网对消费市场的成功教育。

从性价比角度去看,生鲜是个毛利高、利润低的生意。我们简单做一个成本的反向论证:与社区团购构成竞争关系的业态,是社区周边生鲜店,以及无时空限制的生鲜电商平台(受城市发展规划影响,菜市场、摊位等呈缩减趋势,故不做对比)。

由于社区团购本身属于电商一类,品控大同小异,自然,成本的差异主要发生于末端配送。生鲜电商由于订单分散,分布在每一单的物流成本相对就会很高。易观数据显示,2016年,主流生鲜电商物流费率已控制在30%以内,并有望下探至10%-20%区间。社区团购尽管物流环节较为集中,但增加了人工成本(团长分成),通常分成比例为10%-15%。

生鲜店方面,最为明显的成本差异,来自于门店租金和人工。但随着连锁化经营和物价调控下对于生鲜品的平价投放,日常小批量采买在各渠道间的价差在进一步缩小。作为参考,2018中国社区生鲜报告数据显示,社区生鲜店平均客单价为23元,社区团购客单价则多在30元左右。

以上的两者对比,主要设定为家庭日常采买。若是社区团购强调“团购”二字,模式上会更加麻烦。要知道,现在有些只支持自提的团购平台,居然还有单件重达4斤的商品。在生鲜购买渠道日趋完善发达的当下市场环境,社区团购得打出多么夸张的性价比,才能打动女性为主的客群,甘愿让自己常年做最后一公里的免费快递员呢?

2) 流量获取,依托于社区团长建立的,基于邻里间的“熟人”关系,究竟有多强的转化率?

手握社区场景,流量成本却居高不下,是社区o2o时代的另一个难言之隐。如一路高歌猛进又迅速溃败的叮咚小区,尝试过基于lbs的社交导流,但是效果并不尽人意。

诚然,这与o2o平台本身通吃生活服务项目的模糊定位有关。但不能忽视的是,社区邻里间客观的物理距离短,互联网的无边界属性又使得社交电商场景中,地理位置的共性因素并不等于两者会有什么强关联性(同城二手交易除外)。

有观点认为,社区团购的突然转热与拼多多的爆红,有一定的直接关系。这个观点,其实不尽然。拼多多模式的社交概念,是拼团行为背后的消费者呈去中心化关系网络,为达成自身的消费目标进行的自发传播,属于社交分享型电商。

而社区团购的社交概念,是基于共同的社区场景,通过小b搭建线上的零售渠道直面消费者,是典型的s2b2c模式,属于社交零售型电商。这种模式下平台激励团长、团长带动团员,带有明显销售导向和强中心化特征。

而且地理位置对社交关系的影响,上文已经提到,社区团长要将这种可能存在的社交关系维持在线上,其理想化状态通常是1:300或1:500,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基于这种松散社交关系的社区团购,信息是由上至下传递,多数消费者参与性一般,在价格和渠道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用户黏性怎么能维持想象中的那么好?

或者有人要反驳,社区团购选择了从特定人群入手,即宝妈和社区小店店主。这两个群体既有自带的社交属性,又有足够的时间去经营这种区域社交网络。

这话,也是似是而非的话。

便利店主为核心的社群,本就是服务和销售功能。但宝妈社群并不具有这种属性,这也是上文的多处地方,都更倾向便利店点位的社区团购形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社区消费的复杂环境,尽管聚焦到生鲜品类,上述的一些共性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我们值得在此直接挑明一个问题:社区团购会如当初的o2o一般,成为困于线上线下之间的“夹缝风口”吗?

《零售老板内参》app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需要明确的是,绕来绕去,社区团购最终还是一门电商生意,是基于社交电商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和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效能提高,使得企业在消费渠道的一次探索。

但从消费端来说,这种优化还不够支撑出一个新商业模式。

- 3 -

社区o2o之死,给社区团购敲响哪些警钟?

一个案例——2017年关停的“许鲜”,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其思路与目前的社区团购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

许鲜是聚焦生鲜品类的o2o电商平台,用户通过线上平台提前预定,次日到店自提或支付运费等待配送上门,提货点有自营与合作两种模式,门店还为自提用户提供挑选和包装服务。

前后3年时间,许鲜做过几次大的调整:其一是从学校场景到写字楼、社区全场景的覆盖,发生在融资后的快速扩张阶段。其二是对应消费场景的品类扩充,从专注水果到增加蔬菜,再到食品。其三是门店功能调整,后期许鲜线下点位以第三方合作为主,自建门店大量关闭,或缩减面积,甚至于附加茶饮售卖等功能。

直到关停,许鲜终于不再调整。

许鲜的败因在于几点:品类定位有误、供应链物流体系不完善、盲目扩张规模是公认的主因。

对于社区团购而言,供应链物流自不必说,是当下各玩家的重心所在。但是品类特征和点位条件,现在在这个赛道的探索期阶段,各大玩家也是没有明确特征。

尤其在《零售老板内参》app提到的,社区零售和电商业态都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利润?如何体现品类竞争优势?还有社区消费分散性强,以城市为单位差异化明显,如何标准化运营?

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或是没有看到解决的条件和路径。

社区团购,这个模式和赛道的玩家们,凭什么活下来?

(【o2o】更新:2018/12/15 23:36:06)
第五届国际换换节暨换换网地产o2o双启动新闻发布会盛大开幕现场报道一年一度的国际换换节暨股东大会继上届在古兜温泉度假村召开之后,于2018年12月12日继续在风景秀丽的江门古兜财神山下,由港 >>
9月26日,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庆客隆超市11家门店正式上线由多点dmall提供的o2o服务,截止目前,整个黑龙江地区庆客隆旗下19家门店中已有11家门店完成智能购业务+o2o业务上线工作,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